"这5毛钱不能再收了"
“公立医院统一不收取注册费,关爱老年人的惠民政策已经实施。现在,我们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减少了。”不久前,在辖区内的一家公立医院,重庆市綦江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检察官饶光兰在回访案件时,遇到了前来就诊的周光明老人。言语中,周光明表达了惠民政策的温度。
在这背后,有一个“这5毛钱不能多收”的故事。
早在2018年3月,《重庆市老年人权益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就实施了。《条例》规定,老年人到公立医疗机构就医,免交普通诊疗费。普通诊疗费,俗称“挂号费”。
饶光兰在走访中了解到,自《条例》实施以来,当地许多公立医院都没有严格执行《条例》的规定。
此前,辖区内公立医院的普通诊断和检查费为9元。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部分公立医院全额免收7元,其余2元;部分医院减收1.5元,个人仍需自费支付0.5元。
“目前,该地区有两家三级公立医院,年平均有10万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5美分对个人来说并不多,但对老年人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但也与惠民政策的实施有关。”饶光兰说。
饶光兰走访调查后发现,医院很多工作人员不了解《条例》的内容,部分医院信息系统升级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未能及时调整和优化诊断和检查费的收费流程。《条例》出台后,岐江区卫生委员会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的主管部门,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出台具体措施落实规定,导致医院没有按照新规定免收普通诊断和检查费。对于上述问题,岐江区卫生委员会未履行监管职责,免收诊断和检查费的福利挂在纸上。
2023年5月,岐江区检察院向区卫生委员会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区卫生委员会履行老年人权益保护职责,指导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实施减免诊疗费的规定,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免收普通诊疗费。
岐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接到岐江区检察院发布的检察建议后,立即召集辖区医疗机构负责人召开工作调度会议,制定专项整改计划。调度会议结束后不久,医疗机构对门诊收费系统进行了升级。
“我们还指导和监督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建立绿色医疗渠道,明确免除普通医疗费用的环节,减少老年人的排队等待时间。”岐江区卫生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了促进人民政策的实施,区卫生委员会积极协调专项资金,指导公立医院升级自助登记机收费系统,升级系统增加了独立识别60岁以上老年人的功能,自动免除普通医疗费用。
与此同时,綦江区卫生委员会还设立了专门的监督班,通过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医疗机构减免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监督。饶光兰说:“当我们评估整改效果时,我们发现一些医院的在线预约和注册小程序仍在向老年人收取普通检查费。”。
为此,岐江区检察院与区卫生委员会、两家大型公立医院召开了整改工作推广会议,以实现“在线” 按“加速键”全覆盖线下“整改”。
重庆市检察院注意上述问题的普遍性,还部署了全市老年人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专项检查行动。截至今年4月,重庆市38个区县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已完成全面整改,标志着惠民政策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范围内的全面实施。据估计,每年可为老年人节省300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
重庆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监督,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能够真正落实,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和温暖。”。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05日 19 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