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老化改造,使金融服务更加温暖
最近,作者到附近的银行工作,发现老年客户的比例很高,到处都可以看到老年人设备和绿色渠道的简化过程,给他们的业务带来了很多便利。
推出适合老年人的移动银行,解决老年人“看不见”、“找不到”、“不放心”等问题;定期举办金融知识小班,提高老年人的反欺诈意识。近年来,许多金融机构从老年客户的需求出发,逐步推进适合老化的转型,为他们提供更周到、更温暖的金融服务。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银行无法跟上软硬件水平的转型。一些适合老年人的移动银行仍然存在着登录不便、广告推送多等问题。智能客户服务不智能,很难手动访问,这也让一些老年人感到不知所措。
不久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促进金融机构积极融入老年友好社会建设,不断优化传统和智能金融服务,不断丰富老化产品和服务。实施、完善、到位这些措施,加快老化转型创新,帮助更多老年人享受智能产品和数字服务带来的便利。
尊重老年人的使用习惯,优化传统的线下服务。银行线下网点作为老年人接受金融服务的重要窗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附近银行的适当老化水平相对较高,但排队问题仍然突出,从取号到工作需要一个多小时。改造仍需加强——改善人工服务,适当简化操作流程,减少重复填写等不必要的业务环节;优化网络布局,适度倾向于老年人聚集区。
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成果,提高在线服务水平。界面更简化,功能更突出,文本更清晰。这种适合老年人的移动银行很受欢迎,但在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进一步优化界面交互,突出常用功能,减少营销内容,加强信息验证,是许多老年客户的愿望。当使用困难时,访问一键远程人工服务可以保护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的热情。
适当的老化转型也反映在产品和服务内容的升级上。结合投资、医疗、养老金等实际需求,开发和推出更多的老年客户产品;对于社会上频繁的“非法集资”、“电信欺诈”等骗局,做好金融知识推广和风险提示。这些做法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护“钱袋”,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采取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线下服务更贴心、更容易使用智能设备,有效提升老年人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体验。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05日 10 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