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城市功能 满足群众的需要
“巷道里的灯太暗了,希望加几盏灯”“能不能在路边加一些休闲座椅?”“小区路面损坏,建议维修”...
晚上,城关镇东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守宁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锦绣华庭社区院认真听取并详细记录了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板凳会”和“院坝会”每月至少在康县所有社区举行一次。
自2022年以来,康县创新建立了以“共同发展、共同改善、共同致富”为主题的“三共同”振兴机制,致力于促进基层事务的讨论和治理。“长凳会议”和“大坝会议”是人们关心基层发展和参与基层事务的重要平台。
在居民家门口的“板凳会议”上,民生的实际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到目前为止,通过协商治理,康县铺设了5.8万平方米的人行道和道路,改造了4.2万米的埋地污水、雨水、供水、供热等管网。增加了1500多套路灯和公共安全监控,改造了82个社区的145栋建筑,增加了1200多个城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学位,48个停车场。街道人行天桥2座,公共厕所23座,城市公共座椅320座,垃圾分类点58个。
走进城关镇西街社区康南林场家庭院,我看到休闲广场平坦干净,车辆停放整齐,走廊和建筑墙壁刷新。
“社区有了新的面貌,我们的心都明亮了!”说到社区的变化,居民柴叔叔充满了喜悦。
县城有点小,有点老。康县听取群众建议后,注重用“减法”思维拆除老房子和建筑,使城市更加透明开放,使街区更加整洁有序。利用拆迁腾空地块,建设口袋公园、专业市场、文化旅游商业街、文化体育场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城市建设不仅要完善功能,还要提高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晚饭后,图书馆副馆长王玉霞穿着志愿者红色背心,为市民提供借阅指导。”为了方便公众阅读,图书馆工作人员每天轮流值班。”王玉霞说。
康县还为城市管理配备了公益岗位——城市管理执法大队。队员们每天穿梭在街上,提醒市民规范停车,有序摆放。
同时,地方政府继续扩大文明实践载体,扩大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规范文明志愿者服务活动,出现50多个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设立34个城市“休息站”,设置休息、饮用水、凉爽、雨水等设施,服务卫生、外卖、快递等城市工作者。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4日 11 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